指數移動平均線 EMA 也有稱 平滑移動平均線,這是經過加權計算的平均線,近期的走勢對於權重的影響會比較大,比起一般的 移動平均線 SMA ,走勢較為平滑,對於趨勢的判斷上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雜訊,同時 EMA 也是要計算 MACD 時會使用到的一個重要的數據。
是由近N天的收盤價加權計算後再平均的價格,計算公式較為一般 移動平均線複雜,市場上有二種不同的計算方法,但本篇文章是以券商提供的看盤軟體上的計算公式為主,公式如下:
N日指數移動平均線 = 前日EMA+(今日收盤-前日EMA)*2/(天期+1) 此為簡化版的公式,詳細公式可以到上方維基百科的連結觀看,其第一天無前日數值時以一般的 移動平均線 SMA 代入。
這邊我們會利用到幾個前幾篇文章提到的技巧來計算 EMA,用到的函數也差不多。
上面公式第一行先利用 IF 函數來求出參數日期的第一天,如果小於參數日期就顯示空白IF(ROW()-ROW($P$1)<$P$1,"", 第二行同樣利用 IF 函數來求出參數日期,等天參數日期就代表前一日是沒數據的,所以先代入一般的 SMA 公式,如果前一天有數據了,就代入EMA公式))
![]() |
指數移動平均線 EMA - 圖表 |
指數移動平均
指數移動平均(英語: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,EMA或EWMA)是以指數式遞減加權的移動平均。
各數值的加權影響力隨時間而指數式遞減,越近期的數據加權影響力越重,但較舊的數據也給予一定的加權值。
參考來源 指數移動平均 - 維基百科
各數值的加權影響力隨時間而指數式遞減,越近期的數據加權影響力越重,但較舊的數據也給予一定的加權值。
參考來源 指數移動平均 - 維基百科
指數移動平均線
是由近N天的收盤價加權計算後再平均的價格,計算公式較為一般 移動平均線複雜,市場上有二種不同的計算方法,但本篇文章是以券商提供的看盤軟體上的計算公式為主,公式如下:
N日指數移動平均線 = 前日EMA+(今日收盤-前日EMA)*2/(天期+1) 此為簡化版的公式,詳細公式可以到上方維基百科的連結觀看,其第一天無前日數值時以一般的 移動平均線 SMA 代入。
使用 Excel 計算 指數移動平均線 EMA
這邊我們會利用到幾個前幾篇文章提到的技巧來計算 EMA,用到的函數也差不多。
會使用到的函數:
AVERAGE(要計算的總合)
OFFSET(要位移的原始儲存格, 要移動的列數, 要移動的欄數, [要回傳的列數], [要回傳的欄數])
IF( 成立條件,成立就顯示,不成立才顯示)
ROW([要取得列號的儲存格])
OFFSET(要位移的原始儲存格, 要移動的列數, 要移動的欄數, [要回傳的列數], [要回傳的欄數])
IF( 成立條件,成立就顯示,不成立才顯示)
ROW([要取得列號的儲存格])
移動平均線計算公式
=IF(ROW()-ROW($P$1)<$P$1,"", IF(ROW()-ROW($P$1)=$P$1,AVERAGE(OFFSET(H2,0,0,-$P$1,1)), P1+(H2-P1)*2/($P$1+1)))上面公式第一行先利用 IF 函數來求出參數日期的第一天,如果小於參數日期就顯示空白IF(ROW()-ROW($P$1)<$P$1,"", 第二行同樣利用 IF 函數來求出參數日期,等天參數日期就代表前一日是沒數據的,所以先代入一般的 SMA 公式,如果前一天有數據了,就代入EMA公式))
![]() |
EMA 5 |
![]() |
EMA 10 |
張貼留言